又到了写上月总结的时候了。六月真是吃喝玩乐的一个月。
以下是6月份 电影/读书/游戏 总结以及推荐。
(前面标有【推荐】的就是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去看一看的,还没读完玩完看完的我会标注)
1、《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补完全13卷小说和2季动漫和B站点评):看完后想推完丸户史明作品的一部作品,圣人惠作为宅男女神的一部作品,温柔、体贴的类型居然这么讨人喜欢,小女生满满的一部作品。
2、《女仆咖啡巧克拉》、《女仆咖啡帕露菲》、《白色相簿2》(下载完毕,推了大概2个小时):前面两部作品还是galgame风味漫漫的作品,上来就有了好感动刷满的妹子,上来就有隐藏内容的女生。白色相簿2更真实的地方就是女主都是逐渐喜欢上男主的,男主也确实有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认真,更真实。
3、《雨中冒险2》(Steam+1,游戏时长2小时):因为玩啥游戏推荐而买的游戏,但实际因为笔记本性能问题并没有很好运行,画质调低以后还是不是很行,并且游戏还没玩透,不知道怎么过关。等以后换机子了会好好重来一遍。
4、《宅男的人间冒险》(Steam+1,游戏时间2小时):又是因为玩啥游戏推荐而买的游戏,很多可以让人会心一笑的梗,粤语配音萌翻了,剧情却脑洞大开,还让人能有回味。
5、《多罗罗》(追完):又是完结了一个半年番,画质、剧情都很棒,是个好动漫。告诉人们要在黑暗中追求光明。OP1、OP2、ED1、ED2都很nice,歌词很棒。
6、《MIX》(第一季追完):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安达充的故事还是那么吸引人,甚至因为笔力老道,很多故事都更加含蓄了,很美。
7、《乐队的夏天》(正在追):这个夏天不怕没有歌听了,认识了很多超强的乐队,真的,很多乐队听一首歌就足以征服你,让你粉上了。
8、《我们与恶的距离》(梗概版):群体是无知的,是易被煽动的。不要因为在群体而丧失独立思考,被舆论带着走。游戏中你知道要通过聆听,获取所有人的对话,所有场景发出的声音;你知道要通过思考,对应他们的身份、立场以及在案件中做的事情;你知道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大胆填补那些没有获取的空白信息。玩游戏,你知道如此,但怎么到现实里,看到一点别人投喂的信息碎片就当成真理,忽略其他声音呢?看到别人表达情绪,立马被感染,自己不去总结思考呢?只听了1秒对话,就直接给人给事下判断,而且不用剩下的99%去验证呢?我明白,游戏判断失误,你通不了关,而实现里你判断失误,一般没人发现。疑案追声不简单,现实才简单 ——《玩啥游戏第三季17》
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你有标准答案吗?
9、《三年A班》(梗概版):群体是无知的,是易被煽动的。不要因为在群体而丧失独立思考,被舆论带着走。不要在网络上随意攻击他人,或者进行站队,也不要去做会伤害别人的事,哪一天当你被人攻击时,你才会知道有多么伤。
10、《我是大哥大》(梗概版):开心,果然沙雕喜剧能治疗人的伤感啊,丧的时候去看这种沙雕剧就能打起精神来了。
11、《怪诞行为学》(晓书童版):解释了设计和前端的无比重要性,后端作为数据和容量的支持者很容易忽略了前端的重要性,而作为用户直接接触到的界面,能给产品带来巨大的影响。
1.人并非理性人,会因为心理作用在包括经济问题的很多决定上做出不恰当的决定。但是这种非理性也是可以预测并成规律的。
2.峰终定律:我们对于一段体验的评价如何,并不是把这段体验当中的每个瞬间都评估打分最后给出一个平均分数,不是这样的。而是把其中高嗨的点,和最后时刻的感觉提取出来,以此记录下这段体验的好坏。
3.比例偏见:人很难在不加对比的情况下做出选择,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绝对价值计算器”,来告诉我们某种东西真正的价值是多少。我们脑子里的那个叫做“相对价值计算器”,我们关注的是这些物品与其他物品的相对好坏,以此来估算它的价值。
4.锚定效应:制造错觉,颠倒背白的锚定效应。锚定效应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偏差的强烈程度难以想象。一桩两可的体验任意转换成令人愉悦或者痛苦的体验。两个班的同学都不知道这样的诗朗诵值不值得自己来欣赏或者忍受。但第一印象一旦形成,锚就已经种下,然后同学们会遵循一种合乎逻辑,前后一致的方式,开出付费或者收费的价码。个人需要清理锚点,为生活打开新的大门
5.挑战供求理论: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真实需求的大小,而且需求是很容易被操纵的。并且在锚定效应的作用下,供给方给出的价格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出价意愿,所以到底是谁在影响谁,可就不好说喽。
6.免费的诱惑:只要是交易,就一定会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而免费不会有显而易见的损失,因此它避开了我们的损失厌恶心理,所以免费的诱惑总是难以抗拒。而免费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会引诱我们在免费和另一个选择之间做出不明智的决策。
7.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社会规范当中充满了柔情,人们在其中都能获得愉悦,而且不太要求及时对等的回报。而市场规范注重平等与效率,这里是界限明晰,黑白分明的利益交换。这两套规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并行,本来是各安其道,拥有正常情商的人在生活中应该都可以很好的把握在什么时候该用哪套规则。如果钱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了,那么社会关系就会遭到损害。市场规范与社会规范发生碰撞的时候,社会规范会立即退出,一旦社会规范失效,市场规范当道,那么想要重建社会规则就很苦难了。这就是那个倒霉幼儿园的悲惨遭遇。
8.禀赋效应,它很好的总结了人类的3大非理性怪癖。1、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会过度的迷恋,对它的评价要比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因为是我的,所以更好。2、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失去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捡到100块钱的喜悦完全无法与失去100块钱的痛苦相提并论。3、我们经常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希望买自己房子的人,同样喜欢客厅窗户透进来的那一缕阳光,可对方看到的多半都是墙角的那一道黑霉斑。禀赋效应对我们所拥有的观点和看法也同样适用,当我们相信了一种观点,我们会对它过度的热爱和依恋,对它的珍视程度会超过观点本身的固有价值。
9.预期效应,我们的主观感受可以直接影响自己的客观体验。在体验形成之前,给予对方主观引导,可以实现对其的操控。但是改变预期一定要在客观体验形成之前,在之后就要没有效果了。因为有预期效应,人们的偏见是永远存在的,不同人眼中的事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关于是非对错永远不存在所有人都认同的共识。虽然我们不可能弥合分歧,但明白这一点,起码可以让我们自己的行为更加的客观与理性。
12、《穷爸爸富爸爸》(晓书童版):感想很多,先从储蓄开始!!!准备看实体书。
13、《乌合之众》(晓书童版):群体是无知的,是易被煽动的。不要因为在群体而丧失独立思考,被舆论带着走。
14、《李玫瑾老师合集》:太智慧了,在教育和犯罪心理方面。两本书《幽微的人性》、《犯罪心理研究》有空得读。
15、在B站新关注了不少学习UP主,以后上下班地铁上可以看这些了。因为噪音和注意力的关系,其实是并不适合阅读深度文章的,可以看一些视频,记下备忘录,看一些公众号。可以看的节目:圆桌派。
本月主要需要反思的事情是接单不成,耗费了一些时间。关于Django的表单验证和地图api使用大概可以写两篇博客了,下个月沉淀。以及需要思考如何做好接私单的网站。以及下个月需要读一些人文、专业方面的书了。